發布時間:2022-05-07 18:31:50來源:醫藥經濟報
4月28日,由國家藥監局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指導、《醫藥經濟報》主辦的第33屆全國醫藥經濟信息發布會暨2021中國醫藥經濟年度人物發布在云端與業界共謀新未來?。?span style="color:#c00000">點擊圖片可跳轉直播視頻)
林建寧:2022年醫藥經濟增長預測下調至10.5%,產業發展進入調整期
國家藥監局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黨委書記林建寧在做《對醫藥經濟幾大熱點的思考》專題報告時如是指出:“2022年前兩個月,我國醫藥制造業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僅為2.3%,利潤同比下跌17.6%。醫藥產業下行壓力比較大,但我們認為不能看得太悲觀,理由有三:醫藥需求是剛性的,政策面理性且向好,醫藥企業政策適應能力也較強。但綜合各種因素,南方所將去年年底對2022年醫藥經濟的預測值下調,按照統計局口徑,2022年醫藥制造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由原預測12.5%下調為10.5%?!?/p>
周思源:藥審改革持續助力中藥傳承創新
國家藥監局藥審中心副主任周思源表示:“藥審中心將持續深化中藥審評改革,進一步豐富和完善符合中藥特點的審評標準體系,豐富和完善‘三結合’中藥注冊審評證據體系,完善古代經典名方技術要求,研究制訂同名同方藥技術要求,助力中藥傳承精華、守正創新、高質量發展?!?/p>
李玲:深化醫改轉向重供給側改革,醫療機構加速重構與制度再造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經濟學教授李玲在題為《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頂層設計與未來走向》的專題報告中指出:“國家正在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已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構建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深化醫改也從過去重需求方的醫保體系建設向重供給側的醫療機構改革轉變,擴大醫療服務資源供給將成為新時代醫改的重中之重?!?/p>
宋華琳:以互聯網思維管好藥品網售
南開大學醫藥衛生法研究中心主任、南開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宋華琳圍繞“數字化浪潮下中國醫藥互聯網監管的新思維”做了介紹,他指出,相對線下售藥而言,藥品網售的品種更多、覆蓋面更廣、信息更豐富,從而給消費者提供了更多選擇。由于線上購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更加方便、快捷、省時省力,亦有助于提高公共服務效率和質量,優化藥品流通資源的配置,從而更好地保障藥品的可及性,促進醫藥產業新業態的發展。
屠鵬飛:標準體系完善支撐中藥質量提升
北京大學中醫藥現代研究中心主任屠鵬飛指出,“國家藥品標準是人民用藥安全有效的重要保障,是藥品監管的重要依據?!毙掳妗吨袊幍洹凡粩嗤晟埔灾嗅t臨床為導向的中藥質量標準體系,進一步加強中藥材和飲片的專屬性鑒別和整體性質量控制,能夠有效控制中藥材和飲片質量。
盧忠:進軍醫械創新前列,攻關“卡脖子”難題
國家藥監局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所長盧忠在會上表示:“‘十三五’期間,醫療器械產業生態持續向好發展。產業政策利好不斷、研究資源逐漸豐富、檢驗檢測機構專業服務逐步完善、供應鏈保障措施持續加強、醫療器械投資熱情高漲、醫療服務市場需求持續旺盛、醫療器械集中采購改變行業生態、網絡銷售新業態爆發,助推醫療器械產業高質量發展?!?/p>
宗云崗:差異化賽道增厚臨床價值
國家藥監局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宗云崗在會上提出:“縱觀全球藥品研發創新發展趨勢,主要呈現四大特點:全球藥品CRO市場規模穩步增長;全球藥物研發領域從“群體治療”向“精準治療”演變;新模態疾病療法顯著增長;新冠疫情下全球藥品研發資本化成藥品創新領域的催化劑?!?/p>
郭昌茂:藥品網售監管邁向科學規范
國家藥監局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郭昌茂在主題演講中,對目前我國藥品網售行業發展現狀、存在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對行業發展趨勢做出預判。他分析認為,經過10多年的發展,我國醫藥電商從“萌芽階段” 逐漸發展至目前“多業態形式并存”的行業特征。醫藥電商終端業態模式,集中趨向于B2C+O2O模式。B2C第三方平臺已成為醫藥網售的主渠道。
許銘:醫藥公共產品全球供應與路徑選擇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全球衛生學系主任許銘認為,作為公共產品首先要國際合規,如果被國際組織或機構采購,必須熟悉國際組織的招標程序與質量管理標準。如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是全球最大的公共產品采購主體,目前中國企業參與的采購產品,從金額來看已躍居至第三位,僅次于印度、美國;全球基金則是另一重要的公共產品采購機構,中國企業采購金額已排在第五位。
徐偉:醫保改革多效融合促市場結構變化
中國藥科大學國際醫藥商學院副院長徐偉教授在題為《醫保戰略性購買與醫藥市場》的專題報告中指出,經統計學檢驗,我國醫?;鹗杖?、支出及醫藥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醫藥上市公司主營收入間的相關系數均超過99%,四者間具有很強的關聯性?!把芯勘砻?,醫?;鸬氖罩c醫藥市場成正相關關系,且隨著多層次醫療保障制度體系的逐步完善,我國醫藥市場將呈現平穩擴容的態勢?!?nbsp;
吳曉濱:全球一流創新中國式破冰三步走
百濟神州(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吳曉濱在會上指出:“創新藥企出海需具備三要素,一是全球領先、創新性、豐富多元的產品管線;二是廣泛國際臨床開發布局,全球多中心數據;三是在各地建立本地化的商業團隊?!?nbsp;
竇金輝:借現代科學之力助推更多中藥走出國門
江蘇鼎泰藥研首席科學官竇金輝博士指出,中藥走向國際,需要研發者嘗試產品開發的多種途徑,綜合利用新生物技術開發新型藥物,合理有效利用體外活性和試驗動物深入研究中藥治病療傷的物質基礎,將中藥天然藥做到安全有效,質量控制規范化、臨床指標客觀化,適應國際醫療多元化的要求。
李強:內外兼修拓寬零售成長空間
漱玉平民大藥房連鎖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李強對醫藥零售行業加速擴張的內外因作了分析,他指出,近年來,為促進醫藥行業領域改革,國家相繼出臺了“醫??刭M”“分級診療”“雙通道”等一系列監管政策。醫保等政策改革,一方面推動醫藥資源合理分配和醫院處方外流,將醫保資金推向統籌管理并向符合條件的藥店開放;另一方面,加強了藥品流通環節的價格管理,強化藥店管控體系,對藥店的醫保支付管理、倉儲物流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內容為《醫藥經濟報》融媒體平臺原創。未經《醫藥經濟報》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如需獲得授權請事前主動聯系:020-37886610或020-37886765;yyjjb@21cn.com。
粵ICP備17121623號 國內統一刊號:CN44-0098 郵發代號:45-18 廣告熱線:020-37886663 訂報熱線:020-37886650
Copyright www.fertility-resourc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醫藥經濟報公眾號
腫瘤學術號免疫時間
醫藥經濟報頭條號